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水莲[1] 刘志虹[1] 淦帆 熊考燕[1] 杜娟
机构地区:[1]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南昌330006
出 处:《江西医药》2024年第10期930-933,共4页Jiang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普通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310102。
摘 要:目的探讨角膜标记法在飞秒激光近视散光矫正中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按照FS-Lasik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常规组、标记组和波前组,观察术前和术后3个月各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角膜像差及波前像差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波前组的UCVA和散光度数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而标记组和常规组相比,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但在个体视力丢失和提升例数上波前组和标记组均优于常规组,散光度数在标记组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波前组的角膜像差及全眼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增加较少,与常规组和标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组和标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组在术后视力、散光矫正及减少高阶像差引入方面效果最佳,优于其他两组,标记组在视力和散光矫正优于常规组,但标记组和常规组对角膜像差和波前像差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关 键 词:近视 散光 角膜标记 像差 飞秒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