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诊断科,上海200003
出 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25年第1期191-194,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YFC201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81930049);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编号:19411951300)。
摘 要: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气腔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的定义,即肿瘤细胞以微乳头状细胞簇、实性癌巢或单个肿瘤细胞的形式出现在主肿瘤周边的肺组织内,并确定STAS为肺腺癌的第四类侵袭方式[1]。随后的研究表明肺鳞癌、肺多形性癌、肺神经内分泌肿瘤、肺小细胞癌亦存在STAS,对于STAS阳性肺癌患者而言,选择肺叶切除术较亚肺叶切除术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2~8]。目前诊断STAS的金标准为术后病理,但对STAS阳性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缺乏时效性,术前穿刺、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存在灵敏度不高、组织样本有限、诊断时间较短等局限性[9,10]。因此术前无创、全面反映肿瘤特征的影像学检查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影像学预测STAS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索术前准确预测肺癌STAS状态的新思路、新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0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