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性汉字与中国文明史的空间动力学猜想--与媒介环境学派的“李约瑟问题”对话  

Spatial Dynamics Conjectures on Pictorial Chinese Characters and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Discussion about“Needham’s Grand Question”of Media Ecolog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藜 罗喆[1] Sun Li;Luo Zhe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出  处:《现代出版》2024年第12期17-29,共13页Modern Publishi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报与中国现代知识革命研究”(项目编号:24AXW003)。

摘  要:“李约瑟问题”是关乎技术与东西方文明传统及现代转型的重要媒介学议题,媒介环境学派从文字入手以“模式识别”的想象力回应“李约瑟问题”,但其媒介观内蕴着文字对感知比率乃至社会组织的单向决定论,汉字文明史叙事很大程度上错失了媒介复杂性视域下对中国历史性的理解。以“媒介存在论”总是历史的、多重媒介纠缠的而不能还原为一般“存在”的概念为前提,求解“李约瑟问题”的媒介学理路亦可从图像性汉字“在场”的媒介性及其与声音、数字的特定关系入手,展示汉字存在论在地理与社会组织中蕴含着的空间动力学机制。

关 键 词:汉字 图像性 李约瑟问题 媒介存在论 中国历史性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