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振涛 祝立丽[2] 刘运峰[3] 徐学刚[4] 高兴华[4] 郭雅欣 WU Zhentao;ZHU Lili;LIU Yunfeng;XU Xuegang;GAO Xinghua;GUO Yaxin
机构地区:[1]山东省青州市皮肤病防治站门诊,山东青州262500 [2]辽宁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沈阳110016 [3]辽宁省人民医院应急办,沈阳110016 [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免疫性皮肤病诊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沈阳110001
出 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4年第12期1142-1145,共4页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引智项目计划(D18011)。
摘 要:对1例长岛型掌跖角化症(NPPK)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患儿,男,8岁,自3岁起双手足出现弥漫性红斑、角化、脱屑、多汗、异味。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7(SERPINB7)基因c.796C>T(p.R266*)及c.455G>T(p.G152V)的复合杂合突变。患儿父亲携带c.796C>T,p.R266*杂合突变,双手足可见弥漫性红斑;患儿母亲携带c.455G>T,p.G152V杂合突变,无明显临床异常表现。结合患儿临床及基因检测均诊断为NPPK。SERPINB7基因的c.796C>T及c.455G>T的复合杂合突变是引起本例患儿NPPK的原因。
分 类 号:R758.5[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