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继耿 Guo Jigeng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530225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17期183-185,197,共4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文章研究在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背景下,“中文+职业技能”教学模式在东南亚留学生中的应用现状,评估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探讨语言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结合,旨在提升东南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技能,提升其在全球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深化发展。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当前“中文+职业技能”教学模式实施情况。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及评估体系等,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案例研究,探讨课程本土化设计、项目式学习、跨文化师资建设及动态评估反馈等创新策略的可行性与实际效果,为优化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研究发现,现行“中文+职业技能”模式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与东南亚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师资队伍在跨文化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存在不足,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且评估体系滞后。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语言应用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发展受限,难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引入课程本土化、项目式学习及跨文化师资建设等策略,教学效果显著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职业技能均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优化后的“中文+职业技能”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契合东南亚留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其汉语水平和专业技能,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课程本土化设计、实践驱动的项目式学习、跨文化师资团队建设及动态化评估反馈机制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模式中的问题,促进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未来,应持续完善教学策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与升级。
关 键 词:中国—东盟教育 “中文+职业技能” 东南亚留学生
分 类 号:G526.9[文化科学—教育学] G53[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