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酌交 Dong Zhuojiao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戏曲研究》2024年第2期78-102,共25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稿抄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67)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我国戏曲史学的创建和演进,离不开戏曲文献的发现、整理和研究,而“在戏曲文献的诸多发现中,《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发现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戏曲文献的第一个重要发现”。但毋庸讳言的是,《元刊杂剧三十种》(以下简称“三十种”)形成和定名过程相当复杂,其版本时地和性质亦长期处于聚讼之中。有鉴于此,另辟角度来重新考证与“三十种”相关、未获共识或未及讨论的若干问题,将有利于辨析“三十种”复杂的版本面貌,厘定其中不同剧作刊刻的时地和性质,乃至尝试对其作出分类和分期。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透视元杂剧发展过程中主体参与、中心转移、文体变化的诸多情况,探明“三十种”不同文本形态和亚文体类型对元杂剧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反映,最终勾勒出元杂剧产生后一条较为明晰的演进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