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裴雪莱[1] Pei Xuelai
机构地区:[1]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
出 处:《戏曲研究》2024年第2期239-255,共17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专项课题子课题“浙江戏曲声腔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3YJR09ZD—2YB);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青年项目“清代至民国时期江南曲社研究”(项目编号:17CB18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女曲家殷菊侬曾活跃于民国时期的上海曲坛,迁居香港地区后,遂将江南昆曲正宗南传,体现了晚清民国以来江南昆曲唱演传播与传承的生态景观。之所以关注女曲家殷菊侬,原因有三:第一,就昆曲技艺传承来说,殷菊侬曲唱传承渊源深厚。上海时期,殷菊侬的表演身段习自“传”字辈名家张传芳、姚传芗和朱传茗等人,擅演六旦兼五旦,而“传”字辈的表演技艺主要源自晚清姑苏四大昆班之一的全福班艺人;曲唱得江南曲圣俞粟庐之子俞振飞真传,而“俞派”曲唱则传自清中期“叶派唱口”,影响甚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