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腭侧入路修复单侧牙槽突裂植骨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群 刘晓琳 邱桐 刘文静 张晓[1] 

机构地区:[1]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河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7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年第22期3124-3128,共5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20191067);河北医科大学2022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USIP2022106)。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腭侧入路法修复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的植骨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60例。依据手术年龄分为小年龄组(年龄≤11岁)35例和大年龄组(年龄>11岁)25例,每组再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唇侧入路+自体髂松质骨植入,实验组采用腭侧入路+自体髂松质骨植入。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以上对患者行锥形束CT检查,结合Mimics21.0软件进行裂隙缺损区骨充填率测量。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裂开、松质骨排出等。无论小年龄组还是大年龄组,实验组术后3 d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以上骨充填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术后3 d内骨充填率,小年龄组和大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年龄组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以上的骨充填率均明显高于大年龄组(P均<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以上骨充填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腭侧入路修复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骨充填率高于传统唇侧入路,且两种方法的骨充填率均在术后半年趋于稳定,但最终小年龄组骨充填率优于大年龄组。

关 键 词: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 腭侧入路 植骨 年龄 手术效果 

分 类 号:R782.21[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