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溶栓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峰 郭亚红 王旭磊 张盼 

机构地区:[1]渭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渭南714000 [2]蒲城县医院急诊科,蒲城715500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4年第12期1729-173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陕西省蒲城县科技创新人才专项资助基金项目。

摘  要:静脉溶栓治疗是临床上公认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手段。尿激酶是第一代溶栓药物,此药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将血栓溶解^([3])。另外,此药还可降解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预防血栓的再次形成。阿替普酶是第二代静脉溶栓药物,此药可选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相结合,形成t-PA纤维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与纤溶酶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将血栓中无活性的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从而可将血栓迅速溶解。另外,阿替普酶对血浆中游离纤溶酶的作用较弱,因此不易使患者出现全身出血及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4])。

关 键 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阿替普酶 血栓溶解 静脉溶栓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凝血因子 溶栓药物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