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永海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 [2]首都师范大学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 [3]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出 处:《华夏教师》2024年第31期3-6,10,共5页
基 金:2023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教师教育专业智能教育素养课程体系构建与培养方式探索—以小学教育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3年度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赋能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科研项目“人工智能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基于AIGC的提问设计研究”(项目编号:RGZNJY2023-YB-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数字教育形态研究”(项目编号:VCA230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为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人才需求,用“新基建”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让学习者从容应对未来社会,智能教育必须把握社会场景升级到虚拟世界、人类“进化”到“机器智能+人”的关键特征,以及其背后变迁的基本逻辑—数据赋能。本文提出智能教育基本途径,即创设人机交互环境:激发人体生命机能;构建人机融合环境:增强虚实互操作能力;强化人机共生环境:提升虚拟社会生存能力。最后指出未来教育质量取决于数据赋能下智能教育重构,从而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借鉴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9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