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卡鲁胺撤退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耀成 赵振华 陈仕杰 林婉明 

机构地区:[1]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529200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2024年第36期98-10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基  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YL02009)。

摘  要:目的分析比卡鲁胺撤退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4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及泌尿科收治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42例,均采用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去势或手术去势,并联合比卡鲁胺片治疗,一线治疗进展后,立即撤退比卡鲁胺。中位随访4、5个月,记录患者比卡鲁胺撤退效果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卡鲁胺撤退后出现不同撤退反应患者的生存情况;根据临床经验将年龄、内脏转移、一线治疗时间、肿瘤负荷(高负荷、低负荷)、Gleason评分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比卡鲁胺撤退反应的因素。结果比卡鲁胺撤退后,生化完全缓解6例(占14.29%),PFS为10.0(6.9,41.5)个月;生化部分缓解13例(占30.95%),PFS为7.0(4.8,8.0)个月;生化进展23例(占54.76%),PFS为3.0(2.0,6.0)个月。在比卡鲁胺撤退患者中,生化完全缓解持续时间>12个月患者2例,分别为16个月、39个月,对应PFS分别为18.3个月、41.5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比卡鲁胺撤退后获得生化完全缓解患者的累积无进展生存率高于生化进展患者(χ^(2)=17.470,P<0.001)及生化部分缓解患者(χ^(2)=4.569,P=0.003),生化部分缓解患者的累积无进展生存率高于生化进展患者(χ^(2)=31.69,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内脏转移情况、一线治疗时间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脏转移是比卡鲁胺撤退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部分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一线使用比卡鲁胺耐药后停用比卡鲁胺可以再次获得较长的生化缓解期及PFS,推迟二线治疗时间,无内脏转移的患者比卡鲁胺撤退后获益的可能性更高。

关 键 词:前列腺癌 比卡鲁胺 抗雄激素药物撤退综合征 去势治疗 

分 类 号:R737.2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