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平[1] Liu Ping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四川戏剧》2024年第11期74-78,共5页Sichuan Drama
摘 要:顾威导演2003年重排《雷雨》时提出,把《雷雨》的最高任务确定为“人性的挣扎与呼号”,并“把蘩漪‘扶正’为第一主角”,这一直延续至北京人艺2024年的演出。应该说,这一改动抓准了《雷雨》的命脉与实质,为塑造人物进而揭示每个人的情感变化找到了思想根基与合理依据,充分展示了剧中人物在回归“人”的本性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和性格矛盾,并由他们的喜怒哀乐揭示出深刻的主题——人的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性影响,以及人的命运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之间既相互依赖又无法调和的关系,摈弃了此前以“阶级压迫”和“宿命论”对《雷雨》主题思想和人物成长过程中所发生故事的阐释。可以说,这样的改动更接近曹禺创作《雷雨》的原意,也持续深化了人们对剧中人物蘩漪、周萍、周朴园等的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