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理念与中国非遗保护实践  

The Concept of 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少雅 萧放 He Shaoya;Xiao Fa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7-13,共7页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国际公约和中国非遗保护法规文件精神指导下,20年来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及相关文件有着不同的逻辑走向,前者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社区主体性及其创造性,后者重视统一性、民族主体性与传统性。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特色在于:国家主导的系统性保护格局与相关制度创新,社会全面参与的中华文化传承,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逐步增强的“非遗的人民性”。基于非遗保护的历史与经验,未来的中国非遗保护实践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应该抓关键与重点;鼓励社区民众的文化创造与族际的文化交流与共享;处理好非遗保护传承过程中的道、艺、器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等。

关 键 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可持续发展 文化共享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