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海宾 罗仲燃 邹颖 吴彩虹 钟凤梅 杨敏 LI Haibin;LUO Zhongran;ZOU Ying;WU Caihong;ZHONG Fengmei;YANG Min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广东佛山528300 [2]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佛山528300
出 处:《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4年第11期1923-1929,共7页China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摘 要:背景与目的:血管瘤病又称为“弥漫性血管瘤”,为间叶来源的良性肿瘤,由扩张和相互沟通的血管构成,往往垂直浸润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其中,乳腺血管瘤病较为罕见。本文通过报告1例年轻女性乳腺血管瘤病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乳腺血管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血管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治过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纳入11篇个案报道,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15岁女性,因右侧乳房反复肿痛于2022年4月25日至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乳腺外科就诊。体格检查示双侧乳房不对称,右乳较大,可触及肿物,约11 cm×10 cm×10 cm,皮下囊性感,乳晕区可见皮肤稍呈青紫色。影像学检查(彩超、脏器声学造影、胸肺部CT及MR)考虑临床诊断为巨大囊性病灶伴出血,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随后行右乳切开探查术,免疫组化结果:管腔样结构CD34(血管+)、D2-40 (淋巴管+)、ERG (血管+)、CK (-)、CD31 (血管+)、Ki-67 (阳性指数约1%),诊断为乳腺血管瘤病。随访1年,患者无诉右乳肿痛及复发。结论:乳腺血管瘤病较为罕见,容易造成误诊和过度治疗,其虽属良性病变,但复发率极高,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其标准的治疗方法。因此,通过乳腺超声和MR等相关检查辅助诊断,病理组织学结合免疫组化明确诊断后,行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