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阶段家校共生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达 张莹[1] 尹晨曦 

机构地区:[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出  处:《两岸终身教育》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Cross-Straits Lifelong Edu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机制与路径的质性研究(20YJC880020);2023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的工程实践教学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A231006602)。

摘  要:共生理论具有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机制、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五大要素,对于剖析和解决家校共生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用共生理论考察中小学阶段家校共生过程,发现家校共生存在诸多困境,包括家校共生目标不一致、共生界面形式单一、共生机制不健全、共生模式亟待升级、共生环境不完善等。对此,中小学阶段家校共生应明确以立德树人为共同目标,创设家校多元共生界面,激活家校共生的诱导和动力机制并化解阻尼机制,打造家校对称性互惠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模式,健全家校共生宏观政策环境并提升微观共生实践环境的包容性,最终促进家校深度共生发展。

关 键 词:家校共生 中小学阶段 共生理论 共生单元 

分 类 号:G626[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