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丽[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摘 要:《竹枝》是唐代教坊曲名,本是巴渝一带民谣,多体现边远偏僻地区的民俗风情。《竹枝》的得名,来自曲中和声"竹枝"。在《竹枝》的演唱过程中,不时会出现"竹枝"、"女儿"的和声,一如《采莲曲》中"举棹"、"年少"等词。这和声,从皇甫松、孙光宪《竹枝》中可以大致窥见其原始面貌。如皇甫松《竹枝》六首其一: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槅子(竹枝)眼应穿(女儿)。再如孙光宪《竹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