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宪

作品数:140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房锐成松柳贺中复严可拜根兴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孙光宪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新变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马路遥 
王国维认为是南唐后主李煜实现了从“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转变,明显具有片面性。孙光宪作为花间词人,虽从本质上不曾脱离描写男女情爱的范围,但他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雅化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联系孙光宪前后期创作词的...
关键词:《花间集》 孙光宪 伶工之词 士大夫之词 
“锄禾日当午”的作者究竟是谁
《文史博览》2023年第10期44-44,共1页杨民仆 
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阀农》作者注明为李绅,但在清人编的《全唐诗》中,此诗不仅出现在李绅名下,还出现在聂夷中名下。其实从唐代到清代,关于此诗的作者是谁,一直是有争议的。唐人范撼《云溪友议》卷上,明确记载这首诗是李绅登进士第...
关键词:《北梦琐言》 聂夷中 登进士第 《全唐诗》 诗作者 何光远 孙光宪 小学语文课本 
论孙光宪词作的怅惘抒写
《社会科学动态》2023年第9期105-109,共5页王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古今演变视域下的民国旧体诗流派研究”(项目编号:22YJC751029)。
孙光宪是晚唐五代时期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其上承温、韦而下影响两宋,在词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孙光宪题材丰富的各类词作中,可以梳理出一条以怅惘抒写为核心的写作线索,具体表现为其善于营造以空、远、荒、寒为特征的怅惘意...
关键词:孙光宪 怅惘 《花间集》 意境 
《京剧大戏考》的出版实践及价值考论
《中国京剧》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张霞 
戏曲史料的搜集整理一直是戏曲艺术传承传播的重要问题。“两宋迄金,南戏兴起,元及盛明,杂剧鼎盛,晚明迄清,雅部花部,前后辉映,在表演和创作方面,蔚为大观”1,而专为记载戏曲的表演和创作而写的著作却屈指可数,如段安节的《乐府杂录》...
关键词:《武林旧事》 《录鬼簿》 《夷坚志》 孙光宪 罗大经 《太和正音谱》 《齐东野语》 出版实践 
驼褐
《少儿国学》2022年第20期F0002-F0002,共1页
驼褐,指用驼毛织成的衣物,也指这种衣物的颜色。唐玄宗年间监修的《唐六典》提到甘肃靖远出产这种衣物。五代至北宋文学家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载,晚唐昭宗年间,李茂贞穿着驼褐,去寿春殿赴皇帝的宴席,飞扬跋扈。元代更加重视驼褐,《...
关键词:孙光宪 《北梦琐言》 《唐六典》 李茂贞 甘肃靖远 唐昭宗 唐玄宗 
詹安泰先生之孙光宪词批评论略
《文教资料》2022年第10期5-8,共4页王奎光 
韩山师院学院文科重点研究项目“詹安泰词学研究”(WZ201402)。
孙光宪是“花间”词人中创作最为丰富的词家,但却未能得到后人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詹安泰先生经过长期的深入研究,逐步对孙词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精准的界定与具体的阐释、对其在唐宋词史中的地位也予以重新评定。詹先生的研究极具创新性与...
关键词:詹安泰 孙光宪 开宗立派 
金盏银台玉玲珑
《浙江林业》2022年第2期38-39,共2页姚典 
约在唐代,这位美丽的仙子便栖居于秀水明山的岭南。她凌波而来,自远洋跋涉千里落足于此,成为了人们心中“弱植愧兰荪,高操摧冰霜”的遗世仙子。晚唐学者段公路踏遍岭南,在《北户录》中挥毫拓进了她的倩影:“孙光宪续注曰,从事江陵日,寄...
关键词:水仙花数 玉玲珑 孙光宪 虢国夫人 牡丹 名花 无上荣光 
大唐西川节度使韦皋的传奇人生
《各界》2022年第3期44-48,共5页陶易 
在官方文献两《唐书》和唐代的野史笔记以及小说中,都有韦皋的事迹或传说,可见他是当时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元和以后一提到韦中令,不称其名而皆知是指韦皋.尤其是他治理西川二十载,抗击吐蕃,安抚南诏,为巩固唐朝西南边防所建立的功勋,...
关键词:裴行俭 郭元振 传奇人生 南诏 文武兼备 韦皋 孙光宪 郭子仪 
论花间词与流行歌词的传承关系
《寻根》2021年第4期102-108,共7页李司同 
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诗词流派,诞生于晚唐,繁荣于后蜀,得名于后蜀赵崇祚所编纂的《花间集》。此集收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孙光宪等18位词作者的作品,共计500多首,被誉为"近代依声填词之祖",其中尤以温庭筠、韦庄的词作...
关键词:《花间集》 花间词 温庭筠 皇甫松 孙光宪 韦庄 流行歌词 传承关系 
青春的模祥
《特区教育(中学生)》2021年第3期15-15,共1页李乐平 廖立新(指导) 
如果让我回忆青春的模样,记忆里最深的一定是木棉花,它与我的青春如影随形。春天是木棉花开的季节,五片鲜红的花瓣包裹着娇嫩的花蕊。如果你耐不住好奇想要探寻,那么你的指尖将染上木棉花的颜色。这幅情景不禁让我想起孙光宪的诗句“木...
关键词:木棉花 孙光宪 青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