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刻本中的“全像”、“出像”与“绣像”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超[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4期66-72,共7页

摘  要:书籍插图开始流行以后,一系列的插图术语也随之诞生,如"纂图"、"绘像"、"绣像"、"全像"、"偏像"、"出像"、"补像"、"图像"、"全相"、"出相"、"补相"、"偏相"、"全图"、"合像"等,这些术语或置于内封面,或置于目录,或置于卷首题名,或置于卷末题名,或置于版心,无论何种方式,都是起着重要宣传作用的标识性用语。每一个术语都代表着一种插图方式,这些术语和插图方式的变化,与当时的审美风尚是息息相关的,或者说。

关 键 词:全相 明代戏曲 阅读趣味 审美风尚 卷末 富春堂 内封面 拜月亭记 北西厢记 曲本 

分 类 号:J218.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