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超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明代戏曲明代西厢记《拜月亭》绣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典文学知识》《古籍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龙会兰池录》与王士骕《拜月亭》词曲案考——兼与周巩平先生商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80-84,共5页石超 
在王士骕《拜月亭》词曲案中,伍袁萃为解救王士骕而出示的坊本可能是《龙会兰池录》,而非《拜月亭》,因为《拜月亭》的全本、选本及地方戏中自始至终就没有"君实有心追季布,蓬门无计托朱家"两句曲词,也不存在因此案牵连而进行改动、删...
关键词:王士骕 《拜月亭》 《龙会兰池录》 《万历野获编》 
明代戏曲刻本中的“全像”、“出像”与“绣像”被引量:6
《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4期66-72,共7页石超 
书籍插图开始流行以后,一系列的插图术语也随之诞生,如"纂图"、"绘像"、"绣像"、"全像"、"偏像"、"出像"、"补像"、"图像"、"全相"、"出相"、"补相"、"偏相"、"全图"、"合像"等,这些术语或置于内封面,或置于目录,或置于卷首题名,或置于...
关键词:全相 明代戏曲 阅读趣味 审美风尚 卷末 富春堂 内封面 拜月亭记 北西厢记 曲本 
明代戏曲插图本的叙事系统——基于文字叙事与图像叙事的考察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137-142,共6页石超 
明代戏曲插图本有文字叙事系统、图画叙事系统和"语—图"互文叙事系统三重叙事系统。这三重叙事系统形成了一个多重视域交织并且具有开放性的文本结构,给不同的读者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但不管是哪一种选...
关键词:明代戏曲 插图本 叙事系统 视域融合 
《拜月亭》本事考辩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227-232,共6页石超 
通过比较关汉卿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和南戏《拜月亭》世德堂本、《风月锦囊》本等"拜月"之前的内容,发现《拜月亭》的故事背景与金元交战、金主迁都的史实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不仅年代、地理高度相符,而且保留了金之风俗,因此,《拜月...
关键词:关汉卿 《闺怨佳人拜月亭》 《拜月亭》 世德堂本 
《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补正二十五则被引量:1
《古籍研究》2015年第1期55-61,共7页石超 
《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以下简称为《刻书考》)是杜信孚先生继《明代版刻综录》之后,积多年之功的又一部力作,两书都是继《明代版本图录初编》(潘承弼、顾廷龙纂,12卷,4册1函,开明书店1941年出版)之后,明代版刻领域的扛鼎之作,也是研...
关键词:明分 富春堂 扛鼎之作 明代版刻综录 明万历 卷端 开明书店 北西厢记 孚先 少山堂 
《明代版刻综录》戏曲类条目补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4期6-9,共4页石超 
杜信孚纂辑的《明代版刻综录》是明代版刻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研究明代版刻的必备工具书,但因种种限制,书中有些记载有欠妥之处,留下了缺憾。本文依据相关文献,逐一核对,对是书戏曲类部分条目进行勘误,以利读者。
关键词:杜信孚 《明代版刻综录》 补正 
《山园小梅》的艺术知觉分析
《文学教育》2014年第21期44-45,共2页石超 黄海琴 
本文以林逋的《山园小梅》为个案,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感觉到知觉,从错觉到幻觉,从直觉到统觉,层层深入,分析诗中的艺术知觉。
关键词:艺术知觉 林逋 《山园小梅》 
《封神演义》的儒家维度及其伦理困境
《老子学刊》2014年第1期210-215,共6页石超 
《封神演义》在加工、改编《武王伐纣平话》的过程中,透露出儒家的维度,受儒家道统的影响,也为了表彰'忠''孝',树立典范,使自身陷入了混淆正邪的伦理困境之中——不分良莠、不论正邪,将双方战死人员一律'封神'。
关键词:封神演义 武王伐纣平话 伦理困境 
晋朝因丧禁乐废戏考论被引量: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19-123,共5页石超 
因丧禁乐废戏是晋朝推行孝道的工具,在其由礼到法的过程中,工具理性被无限放大,使丧服礼仪中的禁乐废戏被推崇到畸形状态,产生了"情"和"礼"的悖论,并未达到禁废者渴求的肃清思想、维护统治的效果。
关键词:晋朝 以孝治国 禁乐废戏 
陈廷焯词选编撰中的文学史学意识探析被引量:1
《理论界》2014年第5期122-124,共3页石超 
中国古代的诗话、词话与各类文体的选本编撰中暗含有非常丰富的文学史思想。本文试以陈廷焯为例,探索其词选编撰中透露出的文学史学意识:第一,正其"本原"的文学史本体论。第二,"示人正鹄、度人金针"的文学史功能论。第三,"论"、"述"结...
关键词:陈廷焯 词选 文学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