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省思南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贵州铜仁565100
出 处:《基层医学论坛》2024年第36期52-55,共4页
摘 要: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关系,为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4年6月因膀胱尿路上皮癌接受膀胱镜或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CT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生长部位、形态、大小、基底部、密度、钙化、强化方式以及相邻膀胱壁情况等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T表现为肿瘤多生长在膀胱三角区和膀胱基底部,形态多样,基底部宽窄不一,密度有差异,部分有钙化,强化方式不同,相邻膀胱壁可出现增厚、僵硬、凹陷等改变。病理表现为非浸润性低级别尿路上皮癌12例,非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16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34例(其中Ⅰ级14例,Ⅱ级10例,Ⅲ级10例)。肿瘤的生长部位、外形、大小、基底部、密度、钙化、相邻膀胱壁改变以及强化方式等CT征象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化有一定关系,如宽基底、粗大钙化、明显强化等CT表现提示肿瘤偏向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条状钙化、实质密度偏低、有蒂、增强强化不明显等CT表现则偏向低级别、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外形、大小、短条状钙化与病理分化关系不密切。结论 CT能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化判断提供术前较可靠的诊断依据。熟悉患者CT影像表现有助于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评估。本研究存在病例数量较少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增加病例数量深入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