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SH-SY5Y损伤修复的作用及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书力[1] 袁峰[1] 李少军 胡焓[1] 童胜雄[1] 田佳玉[1] 冯丹[1] 

机构地区:[1]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湖北武汉430022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年第18期4555-4559,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WX19C31)。

摘  要: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流式鉴定ASCs表面标志,不同浓度的谷氨酸(Glu)处理SH-SY5Y,构建神经细胞损伤模型,CCK-8检测细胞增殖,筛选Glu最佳作用浓度。将SH-SY5Y分为对照组、Glu组、Glu+LY294002组、Glu+ASCs-CM组和Glu+ASCs-CM+LY294002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激酶B(Akt)、p-Akt、胱天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ASCs细胞表面标志CD44和CD29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符合ASCs表面标志物的表达;Glu的最佳作用浓度为0.8 mmol/L。与Glu组相比,Glu+ASCs-CM组细胞增殖能力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和IL-6水平、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Glu+LY294002组相比,Glu+ASCs-CM+LY294002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和IL-6水平、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ASCs对SH-SY5Y具有损伤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SCs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关 键 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 胱天蛋白酶(Caspase)-3 

分 类 号:R741.02[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