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中民间规范缺位现象的解释——基于地方性知识、民间规范、地方立法关系视角的分析  

The Explanation of the Absence of Folk Norms in Local Legislation:Analys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Knowledge,Folk Norms and Local Legisl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郝荣 HAO Rong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武汉430073

出  处:《社科纵横》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摘  要: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有助于地方立法“地方性”的实现,但当前民间规范在地方立法文本中缺位,融入数量少、融入程度低。民间规范的地方性和规范性使其具有融入地方立法的可能性,地方性知识、民间规范和地方立法之间的差异为地方立法中民间规范的缺位现象提供了解释路径。具体而言,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数量少是因为:第一,民间规范的范围比地方性知识范围窄;第二,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在空间、内容等层面的差异。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程度低是因为:第一,民间规范根据背景性权力来源可以分为超验的民间规范、先验的民间规范、经验的民间规范三种,超验的和先验的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的程度低;第二,根据民间规范对社会治理目的的影响,可以将其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民间规范可以被直接吸收,而消极的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的程度低。

关 键 词:地方立法 民间规范 地方性知识 

分 类 号:D927[政治法律—法学] D920.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