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惠绵 Li Huimian
机构地区:[1]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台湾
出 处:《南大戏剧论丛》2024年第2期1-28,共28页
摘 要:晚明沈宠绥编撰《弦索辨讹》的宗旨是“正吴中弦索之讹”。吴中弦索巧于弹奏之法而疏于字面的纰缪,使沈宠绥意识到以中原之音正吴中弦索“平仄之讹”与“阴阳未解”两大缺失的必要性。沈宠绥遵《中原韵》叶切,参酌中原音系韵书,包括周德清《中原音韵》原著以及王文璧校正《中州音韵》、增注《中原音韵》各种不同的刻本。《弦索辨讹》详注音切,间以评点,大抵以增注《中原音韵》作为正吴中弦索之讹的主要依据。沈宠绥判准字分阴阳虽有疏误,但对吴中弦索回归北曲正音卓有贡献。而昆山腔唱南曲,沈宠绥亦以中原之音为正声,使昆山腔成为“官话化”的声腔剧种。整体而言,沈宠绥取中原音系为依准,建构了昆腔度曲的“戏曲正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5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