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留根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口腔科,河南洛阳471000
出 处:《黑龙江医药科学》2025年第1期187-190,共4页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牙周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探究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对照组56例,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研究组64例。比较两组牙周功能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并根据研究组患者预后情况分两组,其中预后良好组40例,预后不良组24例。回顾性对比研究组两组临床病案资料,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究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侵袭性牙周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更高,治疗后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 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等牙周功能指标水平明显更低(P<0.05);且较之治疗前,两组治疗后SBI、PD、PLI等牙周功能指标水平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率为37.50%;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明确显示,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牙主要分布下颌牙或前牙、治疗前PD max值(≥6.5 mm)、治疗前牙槽骨高度值(≥8.0 mm)、治疗前PLI值(≥2分)、根形态异常。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尤其是牙周功能改善方面效果明显,但预后不良率仍然较高,患牙分布和治疗前PD max值、牙槽骨高度值、PLI值以及根形态异常均是其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从这类因素入手,制定相应防治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有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19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