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生境、声音表征与审美价值  

Cultural Ecology,Sonic Representation,and Aesthetic Value of the Logging Work Songs in Changbaishan Forest Reg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海波 LIU Haibo

机构地区:[1]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湖南岳阳414006

出  处:《武陵学刊》2025年第1期136-144,共9页Journal of Wuling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广播节目转化与传播研究”(21B0597)。

摘  要:长白山林区号子是产生于长白山林区伐木劳动中的一种民间歌曲。长白山林区的天然林木资源、来自关内及朝鲜半岛的人力资源和音乐文化资源成为涵养长白山林区号子起源的文化生境,在汉、朝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色上,长白山林区号子呈现出“依字行腔”“虚词多于实词”“歌词相交,调式相融”等不同的声音表征。长白山林区号子是关内及朝鲜半岛移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凸显了长白山林区的运木劳动之美,彰显了中华男儿的阳刚之美,也呈现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之美。

关 键 词:长白山林区号子 文化生境 移民 审美价值 

分 类 号:J642.22[艺术—音乐] I277.21[文学—中国文学] I277.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