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之道:况周颐读词论与词学传习  

Methodology of Sound Studies:Kuang Zhouyi's Theory of Ci Reading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i Stud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建楠 Peng Jianna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12期27-38,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晚清民国时期明清词总集研究”(批准号:22FZW B072)成果。

摘  要:读词以学词的“有声”实践,贯穿词体发展史。20世纪初况周颐著《蕙风词话》,分列条目阐发读词原理,系统建构读词方法论。况周颐的方法论自觉,源于对晚清以来词学传习问题的观察:随着词体声律学的“学究化”,学词者过分追求读词协律的精确性,为补救时弊,况周颐从熟精词调、领会词意、读懂词心三个学习层次论述读词方法,更延伸至对词人心性修养的思考。况周颐的读词论对新式课堂的词学教育产生影响,授词课者倡导学生读词、作词,感受词体“声调之美”,这既符合新文学教育对纯粹审美体验的要求,也使词学传习得以维持原本的专门性。读词与学词还发挥着“情感教育”的普适性作用,彰显诵读传统的现代意义。

关 键 词:况周颐 词论 词学 学习层次 词体 方法论自觉 情感教育 词调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