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颖[1]
机构地区:[1]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24年第9期53-60,共8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生命共同体视角下西南山地梯田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22XMZ028);2024年度重庆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艺术遗产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4ZD08)
摘 要:在实践逻辑的理论框架下,社会科学的真正对象并不是研究单纯的个体,而是研究由无数个体所构筑的“场域”,以及由无数场域构筑的一种更大的场域综合性结构。在不同历史文化经验构成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制度组织结构下,我国国家文化公园的定位与建设,都需要与保护区、国家公园、主题公园相区别,超越人与自然的对峙、超越民族国家的桎梏、超越经济利益优先和技术至上的裹挟。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首先需要在“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确立“美美与共”的“国家文化”内核,继承并传达中华文明特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树立起“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以及稳定的文化形象。唯此,才能凝练把握国家文化公园的形式和内容要素,形成一个协同运作的中国特色遗产知识体系与组织框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