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坤 Wang Kun
机构地区:[1]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 [2]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乳腺肿瘤科 [3]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出 处:《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5期320-320,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在本次讲座中,王坤教授系统地梳理了影像组学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保留乳房和腋窝淋巴结中的地位和作用。他首先介绍了新辅助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意义与应用现状,10项早期乳腺癌随机研究表明,新辅助治疗增加了保留乳房手术率,但局部复发率高于辅助治疗,远处转移、乳腺癌死亡率、全因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对于初始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临床指南提出将“墨染切缘处无肿瘤”作为浸润性癌的安全手术切缘标准,但接受新辅助治疗者如何安全切除,一直没有明确的指南推荐。王坤教授列举了乳腺MRI预测新辅助治疗后是否pCR的相关研究:NRG-BR005、MICRA研究的假阴性率都高达76%,这两个研究均提出影像组学研究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王坤教授团队将影像组学引入到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结果显示基于新辅助治疗前后MRI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特征筛选构建的pCR预测模型,在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中表现良好;再次,王坤教授还概括了新辅助治疗后保留腋窝淋巴结的相关研究,涉及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新型示踪剂、影像组学预测等方面,结果显示新辅助治疗后SLNB手术要求苛刻:指南要求的阳性淋巴结放置标记夹、双染法及前哨淋巴结数≥3枚者可行新辅助后SLNB代替腋窝淋巴结清扫,然而现实工作中满足3个条件者不足50%。王坤教授团队针对以上情况,提取新辅助治疗前后乳腺肿瘤和腋窝淋巴结MRI特征,构建模型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可大幅降低SLNB假阴性率。最后,王坤教授总结:新辅助治疗后局部复发率较高,影像组学在精准预测退缩模式、协助SLNB、助力新辅助后精准保留乳房和腋窝淋巴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组学的应用将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