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正栓[1] 徐童歆 Li Zhengshuan;Xu Tongxin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050024
出 处:《民族翻译》2024年第6期26-34,共9页Minority Translators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小史”(22WZWB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体认翻译学建立“现实-认知-语言”的动态模式,使翻译研究转向人类心智活动,具有“人本”属性。本文以蒙古族民歌《鸿雁》为例,探讨译者在歌曲英译过程中受身份影响造成的认知差异:在翻译外体现为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各异,在翻译内表现为译者在文化意象传递、音乐性还原与情感表达对等方面使用的选词与用句不同。结合体认翻译学和译者行为研究,阐释译者认知在歌曲英译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中国歌曲对外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 键 词:蒙古族歌曲 《鸿雁》 体认翻译学 译者行为 互动体验
分 类 号:H212.59[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