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喜翔[1] 郭连瑞[1] Gao Xixiang;Guo Lianrui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053
出 处:《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4期318-32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602400,2022YFC3602404)。
摘 要:在载药器械应用之前,球囊和支架在股腘动脉病变的治疗都没有展现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对于长节段或涉及腘动脉的病变[1]。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通过抗增殖药物(如紫杉醇或西罗莫司类药物)提高靶血管通畅率,目前已成为股腘动脉病变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DCB单次接触难以实现较长期、缓慢、均匀释放药物的效果[2],且长节段、慢性完全性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严重钙化等复杂病变以及血管准备后的严重夹层和弹性回缩等问题在股腘动脉病变中并不少见,常需补救性植入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3,4]。因此难以在所有情景下实现“介入无植入(leave nothing behind)”的理念,“leave the right thing behind”理念应运而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