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天津300060
出 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25年第2期377-381,共5页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974277);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编号:TJYXZDXK-010A)。
摘 要:肺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20年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列第二[1]。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1],由于其显著的异质性,大多数腺癌由一种以上的组织学成分构成,对其组织学分级进行标准化,有助于评估肺腺癌患者生存情况[2]。建立肿瘤组织学分级系统是评价肿瘤恶性程度的关键,2020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基于最主要的组织学亚型和高级别成分占比特征提出了浸润性非黏液腺癌新的分级系统[3],该分级系统可以更好地对肺癌患者进行预后风险分层[4]。CT是肺癌术前/治疗前检查和诊断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探究IASLC分级系统和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早期识别浸润性肺腺癌的侵袭性,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决策提供指导。本文就浸润性肺腺癌IASLC分级系统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