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出现实的同时也是自己的人物”--以《夜》为起点的追踪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凯[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100732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12期21-61,共41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在丁玲的创作思想中,“创作的任务”相当程度上等同于“人物”的生成、塑造。这针对着革命文学的痼疾:长于写事,拙于写人,易于观念化,忽略生活转化和创作转化的机制。在丁玲这里,“人物”不仅是生活的转化、集中,是作家的现实体验、理解,甚至就是作家的“思想”;同时,“人物”必须是“生活”的“诗”之意义上的转化,没有人物的提炼、提升,现实书写就无法达致“生活的诗”。丁玲创作论的自觉以其实践经验为基础,并在1940-1942年的探索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创作于这一时期的《夜》筑基于“现实的诗”,带着对边区新事新人的敏锐体察,可以被视为丁玲试图走出思想精神危机的一种尝试。《夜》的探索、努力方向正是丁玲自己所标举的“培养出现实的同时也是自己的人物”,虽然其“心理现实主义”的实验性尝试在之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但这里的“人物”并未中止、消失,他们正在变成丁玲“自己的人物”。

关 键 词:丁玲 《夜》人物论 “生活的诗” 新人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