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承海 王超[2,3] 孟松 Gao Chenghai;Wang Chao;Meng Song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3]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10-19,共10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一般项目“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BMZ081)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教育水平、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为主要发展指标,利用近三次(2000、2010和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重点分析了过去20年我国百万以上人口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总体结果表明,我国各民族呈现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而言,各民族未上过学的人口比率大幅下降,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明显提高,整体受教育水平有所提升;各民族的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职业结构更加合理,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呈现出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和服务经济的明显转型趋势,这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以及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地位。研究发现,教育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职业结构优化、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教育在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驱动作用。因此,根据区域发展差异与特征,采取精准的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这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