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海

作品数:42被引量:53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认同民族刻板印象大学生自尊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甘肃高师学报》《心理学报》《教育学术月刊》《当代教育与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10-19,共10页高承海 王超 孟松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一般项目“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BMZ081)阶段性成果。
以教育水平、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为主要发展指标,利用近三次(2000、2010和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重点分析了过去20年我国百万以上人口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总体结果表明,我国各民族呈现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而言...
关键词:教育水平 产业结构 职业结构 城市化水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符号构建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与传播路径被引量:1
《民族教育研究》2024年第6期147-158,共12页高承海 秦佳佳 孟松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0BMZ081)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维度,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中华文化符号作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具有文化意义性、抽象性和共识性等特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
关键词: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文化认同 心理机制 传播路径 
语文课程与思想道德教育——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与讨论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77-85,共9页高承海 秦佳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0BMZ081)。
以1203名大学生和高中生为调查对象的结果证实,语文学习水平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语文课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建设高质量的语文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是传承与发展中华文...
关键词:语文 课程 教材 中华文化 思想道德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整合路径被引量: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196-205,共10页党宝宝 高承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下藏族中学生理科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研究”(19YJC880015)、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藏区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保障机制研究”(20YB042)阶段性成果。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面向多学科整合的路径,以心理语言学研究、学校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社会传播机制研究和教育数字化研究等多...
关键词:民族地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高质量发展 推广普及策略 
新时代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向差别化精准支持的转向——基于高考成绩和公众态度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民族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53-61,共9页高承海 周晓彤 万明钢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一般项目“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BMZ081)的研究成果。
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不仅是我国公共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以甘肃省高考成绩和招生优惠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发现,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
关键词:民族教育 优惠政策 差别化支持政策 
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思想道德内容分析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年第2期70-78,共9页高承海 周晓彤 王亚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一般项目“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0BMZ081)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中华文化核心价值,构建了由国家与文化、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维度构成的思想道德内容分析框架,量化呈现了统编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思想道德内容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统编语文教材选文有机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
关键词:语文 教材 中华文化 思想道德 
推行使用统编三科教材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被引量: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217-223,共7页高承海 周晓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0BMZ081)阶段性成果。
人才培养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两大根本任务,而语言和文化因素是制约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依托统编三科教材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质量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能够从根本上破解...
关键词:统编教材 民族地区 教育高质量发展 
社会猜疑对多重身份融合的影响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2年第2期205-216,262,263,共14页高承海 马骁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编号:20BMZ081)的资助。
社会猜疑是人们关于公平、信任的负面看法,不利于和谐关系建立,但在多重群体身份构成的复杂社会中,社会猜疑如何影响多重群体身份的融合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两个族群的27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了被试的社会猜疑水平、群体身份重叠程度...
关键词:社会猜疑 社会身份复杂性 群体身份融合 族群认同 国家认同 
从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看我国“多元一体”思想的优势被引量:4
《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110-116,共7页高承海 谭欣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编号:20BMZ081)的阶段性成果。
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接连爆发种族冲突和恐怖袭击事件,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受到学术界的质疑和批判,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公开宣布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失败而告终,许多国家转向采取公民整合政策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相比之下,我国坚...
关键词:多元一体 多元文化主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路径与策略被引量:2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7期215-221,共7页高承海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年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2019-GMC-002)阶段性成果。
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屹立于世界之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途径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往...
关键词:交往交流交融 社会心理 路径 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