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书画修复中的“可为”与“不可为”——以南京市博物总馆藏熊氏家族朝服容像修复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巫骁 

机构地区:[1]南京市博物总馆文物保护部

出  处:《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56-58,共3页The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摘  要:中国书画修复技艺要遵循一定的修复原则与技术规范:一方面要反映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符合审美需求,尽可能保存书画作品的艺术韵味和历史遗痕;另一方面还要从书画作品的长久保存出发,去除影响其长久保存的不利因素。因此,在书画修复中“可为”与“不可为”是修复师始终要面对与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以熊氏家族朝服容像修复为例,通过简述书画修复技艺中“洗污”“揭补”“全色”等实际操作环节,进一步阐释在实际修复中如何理解“吾随物性”,以及“可为”与“不可为”的辩证关系。

关 键 词:书画修复 可识别性 修旧如旧 修复理念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