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瀚霆
机构地区:[1]赣州市博物馆
出 处:《海洋史研究》2024年第2期523-529,共7页Studies of Maritime History
摘 要:18世纪初,前往美洲殖民地调查生物的德国女植物学家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在她此行的笔记《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Metamorphosis insectorum Surinamensium)中记载了她目睹奴隶使用孔雀花(flos Pavonis,peacock flower)堕胎的情形:“没有得到荷兰主人善待的印第安人,为了不让子女像自己一样沦为奴隶,他们用(这种植物的)种子堕胎。”①这种后来被称作金凤花的植物在18世纪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欧洲,而与之相伴的堕胎药知识却在欧洲销声匿迹。《植物与帝国:大西洋世界的殖民地生物勘探》一书(Plants and Empire:Colonial Bioprospecting in the Atlantic World,简称《植物与帝国》)即以金凤花堕胎知识在欧洲的失落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殖民政策、性别政治等因素影响下的跨大西洋知识传播与建构图景。该书作者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隆达·施宾格(Londa Schiebinger),最早出版于2004年,2020年由四川大学姜虹翻译为中文出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5.23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