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的“告老还乡”与居乡生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磊[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出  处:《人民论坛》2025年第2期110-112,共3页People's Tribune

摘  要:“告归”“告老”“致仕”,是我国古代官员的辞官退休制度。中国古代建立了完善的官员退休制度,并在不同朝代有着各自的特征和发展。在商周春秋时期的世官世禄制度下,告归官员具有推荐子孙继任的权利,他们返回采邑后管理地方事务,这成为后世退休官员参与社会建设的历史渊源。战国变法后官员任期制建立,汉唐间逐步形成七十岁致仕的规定。致仕程序是,由官员提出告归,朝廷批准后,给予半禄的退休待遇。致仕官员返回乡里或寄居他地,他们以言行为表率,推行教化。汉魏六朝官员归乡后的人际关系主要为宗族、乡党。宋明科举时代的致仕官员则以士林为交际对象,发挥着教化人心、澄清吏治的作用。

关 键 词:古代官员 退休 致仕 社会治理 

分 类 号:K237.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