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泽淼 黄贤金[1,2] 漆信贤 Liu Z;Huang X;Qi X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2]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3]南京大学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南京210023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1期141-156,共16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0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7192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201301);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BK20220037);能源基金会赠款项目(G-2304-3449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0209/14380116)资助。
摘 要:经济可行性是碳中和目标实施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在当前的综合评估中由于缺乏对于减缓升温经济收益的考虑,这使减缓政策的经济效应被低估.本研究基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将升温-劳动生产率模型整合入典型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模拟了中国基线与实施碳中和政策情景下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水平,评估了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减排政策经济成本与减缓升温经济收益,对中国碳中和政策下的综合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减排政策经济成本将在2050~2060年达到峰值,约为基线情景GDP总量的0.41%~9.37%,其主要归因于更高的能源价格和研发投入,并在2070年后快速下降.(2)中国碳中和政策将贡献全球升温减缓,至2100年减缓升温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约为中国GDP总量的5.65%~17.24%.(3)低碳情景SSP1和SSP4可大幅降低初期的经济成本,并使实现经济净收益年份提前至2060年前.本研究的综合评估验证了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在长期具有切实的净经济收益,为降低前期经济成本,需要进一步加强消费端转型、低碳技术升级与新能源应用.
分 类 号:F124.5[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X2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