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韦洪发[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共同体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把钥匙,共同体伦理观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分析马克思关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的论述及其体现的共同体伦理观,能够明确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伦理观的思想路标,在思想史维度上确立其对以往伦理观的超越。从核心要义和内涵来看,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伦理观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主张每个人都要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伦理观崇尚自由的创造性劳动,主张作为社会力量的生产劳动不应成为外在的和异己的力量,而应该是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同时,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伦理观追求真正的共同体的完成,要求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的普遍对立和对抗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等重要理念,这些理念的和谐共生、开放包容、团结进步的伦理意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伦理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