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毛凤祥 邓联合 MAO Fengxiang;DENG Lianhe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2]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广东珠海519082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现行本《庄子》篇目结构异于其他子书,然稽考史料,该书原本并无内外杂篇之别,大致在西汉中后期至东汉早期之间,庄书被划分为内篇和外篇,现今内外杂三分的篇目结构则是司马彪、郭象基于魏晋之前既有的内外二分体例修改而来。至于是何人将庄书分为内篇和外篇,当代学者尚有争议,或认为是刘安及其门客,或认为是刘向。相关史料表明,刘向曾校定过《庄子》,且有将子书划分内外篇的习惯,故而《庄子》内外篇之分可能是出自刘向之手。按照刘向划分子书内外篇的惯例,庄书篇分内外的依据应是书中文章在义理与文辞方面的差异,其目的则是确定书中文章的真伪和庄子的基本思想。刘向对庄书的划分,使之获得了新的篇目结构,凸显了书中文章在文辞与思想上的差别。这种分篇体例作用深远,其不仅导引了后世对庄书篇目结构的基本认识,还塑造了人们理解《庄子》的基本模式,甚至影响了当代学者对书中文章之真伪及其学派属性的判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