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德庆 廖小琴 Hu Deqing;Liao Xiaoqin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5期46-60,共15页Studies on Core Socialist Values
基 金: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富有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3YJA7100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数智时代,青年精神素养培育的核心之维——精神交往发生了明显转向,出现了“AI精神化”“精神AI化”以及“数字之我”与“精神之我”高度互融的现实景象,因此应系统思考生成式AI在青年精神素养培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风险。生成式AI的有序参与使青年精神素养全时空精准培育成为可能,允许青年在反复试错中完善“精神之我”,助力青年摆脱低效化灌输,实现个性化、沉浸式的精神素养的自我养成,促进青年群体精神素养培育的公平化与一体化。与此同时,现阶段生成式AI大模型在算法算力、底层逻辑、辅助系统等方面的不完善及其具有的“黑箱运作”、非鲁棒性等特征,也会使其在参与青年精神素养培育过程中产生“智能异化”、蒙蔽青年精神之“眼”、弱化青年社会情感与实践能力,以数据为载体的资本逻辑与不良思潮的渗透等问题。因此,应坚持辩证思维,从数智监管机制的科学完善、模型技术的有序创新、数字素养的同步培育、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建构等方面予以系统性应对,确保生成式AI始终高质量赋能新时代青年精神素养培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