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切缘阳性预测模型构建  

作  者:曹娟 陈瑶莉 刘朝辉 吴海 

机构地区:[1]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陕西铜川727100 [2]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陕西铜川727000 [3]陕西省中医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725000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5年第2期197-200,共4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基  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SF-188)。

摘  要: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早期预测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实施ESD治疗的结直肠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切缘阳性数据,将水平切缘与垂直切缘均阴性者纳入切缘阴性组(123例);水平切缘阳性、垂直切缘任一阳性及无法判断者均纳入切缘阳性组(62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切缘阳性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校正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决策曲线(DCA)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185例标本中共有62例切缘阳性,其中垂直切缘阳性和水平切缘阳性分别为10例和52例,切缘阳性率为33.51%。切缘阳性组肿瘤形态(腔内突出)、组织长径≥2 cm、纤维化分型F2型、碘染不染区多发、术中标记前碘染占比高于切缘阴性组(P<0.05);切缘阳性组的抬举征低于切缘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形态(腔内突出)、纤维化分型F2型、术中标记前碘染是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组织长径、抬举征、碘染不染区与切缘状态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影响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切缘阳性列线图模型,绘制DCA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的临床适应性较高。采用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区分度,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60(0.802~0.907),敏感度98.39%,特异度57.72%;H-L偏差性检验(χ^(2)=9.521,P=0.132),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经Bootstrap自主抽样法(B=1000)进行内部验证,验证后的列线图模型C-index值为0.841(95%CI 0.785~0.902),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结论 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切缘阳性率较高,其中肿瘤形态(腔内突出)、纤维化分型F2型、术中标记前�

关 键 词:结直肠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 癌前病变 切缘阳性 列线图 

分 类 号:R735.37[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