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奕璇 Liu Yixuan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河北省传统礼乐文化与文学研究基地
出 处:《艺术学研究》2025年第1期112-122,共11页Chinese Journal of Art Studies
基 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燕赵文化与汉魏乐府研究”(项目批准号:HB21ZW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汉魏朝仪用乐总体上经历了确立、完善、变革三个阶段。西汉朝贺用乐始于汉文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73),由乐府卿奏请,开始使用钟鼓乐;至西汉末年,朝贺用乐分置酒陈殿下、置酒陈前殿房中和朝贺置酒为乐三个场合,以各地方乐为主要音乐类型。东汉朝仪有鸣钟导引、举觞上寿奏食举乐、宴飨九宾散乐三个进程的用乐,这一时期对朝仪用乐的完善体现在对食举乐进行改造、恢复倡乐百戏和增加行礼乐曲三个方面,这些举措使乐与礼的结合更加紧密,演奏乐曲的种类基本定型。曹魏为所有朝仪用乐重新制辞、配曲,并新增朝贺登歌,这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贺用乐影响较大。朝仪用乐是重本正始、上下通情、君臣欢康的重要政治工具,朝仪用乐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稳固的政治向心力和国家凝聚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