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史视野”的特点与界限(笔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维东 倪伟[2] 符鹏[3] 张权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复旦大学中文系 [3]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 [4]四川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出  处:《中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44-58,共15页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现代接受的路径、方法和现状研究”(LXHYJA2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243300002);。

摘  要:随着“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所做的研究工作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其所提倡的“社会史视野”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将文学视为社会意识形态生产的研究方式由来已久,“社会史视野”又能够在这些研究中贡献怎样的助推力,使得文学研究能够切入历史当中却不被简单的线性叙事所征用,能够在文学叙述中提炼出对“人”的关怀意识却不至流于抽象?栏目邀请了四位熟谙“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研究方法的学者,围绕“社会史视野”话题展开讨论:阐述其理论方法对当下文学研究所提供的新视域,也反思其理论切入历史研究的有效性和界限在哪里。文学研究需要有新方法作为推动力,才能更多地将历史转化为我们构建“人文”社会的有效资源。

关 键 词:意识形态生产 当代中国史 文学叙述 关怀意识 读书会 线性叙事 热门话题 文学研究所 

分 类 号:I01[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