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敏 Hu Min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161-170,共10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国理论中的‘绘画-哲学’现象研究”(24CZW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视觉作为通达真理的理性载体和认知工具而占据理论的中心地位。作为一种视觉缺陷,盲目因此被冠以无知之名,并被驱逐出真理之域。不仅如此,传统理性视觉模型以认知的先验结构抹除了身体视点的局限和盲目,视觉被迫让渡出感知、情感和想象而陷入一种贫乏的境地。梅洛-庞蒂以“超反思”方法确证了作为视觉核心的盲点的重要性,并着力探究以身体为纽带的可见性。德里达接续这一思想,着眼于作为“缺失”的盲目及其不可见性,后者正是凭借素描“事件”从“准—先验”进入经验维度。两者极具互补性的论述将理性视觉恢复为在世界中感知(发生)的经验性视觉。阐明这一视觉认识,有利于理解现象学与解构主义的隐秘联系,也为重思观看经验指明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