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4期624-626,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临床常见错[牙合]畸形患者颅颌面部及牙弓形态的锥形束CT(CBCT)特征及测量值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口腔科安氏Ⅰ类、Ⅱ类、Ⅲ类患者,各30例,分为A组、B组、C组。3组均行CBCT检查,将CBCT导入Mimics软件中,对颅颌面部对称结构[双侧耳点(Po)、双侧眶点(Or)、翼上颌裂点(Ptm)、下颌角点(Go)、髁顶点(Co)]进行定点测量,比较3组不对称标记点分布情况、不对称系数以及牙弓宽度、磨牙远移、唇侧骨量。结果:3组颅部、面部、上下颌骨均存在不对称标记点分布,Po、Co不对称标记点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Po、Or、Ptm、Go、Co不对称系数>B组>A组(P<0.05);C组上颌、下颌牙尖间宽度、第一前磨牙间宽度、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宽度<B组<A组(P<0.05);C组磨牙移动、弓形变化、磨牙扭转<B组<A组(P<0.05);3组牙槽嵴高度、冠方唇侧骨量、中段唇侧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不对称标记点分布、牙弓宽度、磨牙远移存在明显差异,采用CBCT测量分析可为临床口腔正畸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