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开见子——民艺中的童子化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博扬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  处:《民艺》2023年第6期116-119,共4页Folk Art

摘  要:“石榴”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属于“一级符号”,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符图之一。人类的类比思维对石榴多籽的生物特征进行符号化,石榴则成为“多子多福”的首要象征物。在中国民间美术中,“石榴”多见于“生育”“亲子”主题的剪纸、刺绣等媒材上,故而其与“童子”这一形象产生了紧密且有趣的互动,“榴开见子”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传统民间造型语言。

关 键 词:石榴 抓髻娃娃 生育 类比 

分 类 号:J0[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