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五镶碑”源流、结构研究——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力 

机构地区:[1]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

出  处:《民艺》2023年第5期68-73,共6页Folk Art

摘  要:造型各异、雕刻精美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清代墓碑作为中国墓葬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墓葬形制的演变对研究民族地区人口迁移、民族融合、丧葬习俗、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由于不见史志统一的称谓以及方言口音的不同,在各地文物调查、考古发掘、文献记录以及政府公告中出现了大量同音不同字的情况,且形制称呼混乱。通过梳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不可移动文物资料,对明清墓葬形制实例进行研究,可以明确从五镶碑、七镶碑到牌楼碑、异形碑的演变过程,能清晰地看到移民文化、经济发展以及西方文化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墓葬文化的影响。

关 键 词:墓葬形制 五镶碑 改土归流 民族融合 

分 类 号:K877.4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