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

作品数:818被引量:119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郗玉松莫代山蓝武瞿州莲郭胜利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民族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书讯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5年第1期14-14,30,56,166,188,212,共6页
郭胜利著《近代西北“改土归流”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4年6月出版,全书约21万字。该书内容除绪论外,共有十一章,分别是清末西北社会问题与改土归流政策试行、民国政府西北改土归流的思想基础、民国西北土司制度及其演变、杨...
关键词:民国政府 边疆社会 生态演变 青海地区 盛世才 改土归流 青海民族 西北地区 
清代前期云南人口与移民的比率法考察及史料考证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盘媛 
在明末清初的王朝交替时期,一系列的战乱使得云南人口骤减。而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清朝实现了对云南的直接统治,政府对征税丁数有了较完整的把握,人口也随之呈现递增趋势。在全国丁数未出现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康熙五十年(1...
关键词:清代前期 云南人口 云南移民 改土归流 比率法考察 史料考证 
清末炉霍屯的建立及其影响
《炎黄地理》2025年第2期18-20,共3页高永辉 
晚清时期,川藏之间瞻对问题愈发严重,影响了清廷在康区的统治。1895年鹿传霖继任四川总督之后,筹谋收复瞻对,实施“固边图藏”举措,仿懋功屯制,置炉霍屯,改流霍尔章谷土司,肇起川边改土归流伊始,后因瞻对管理归属问题而搁置。1904年川...
关键词:四川总督 改土归流 瞻对 晚清时期 炉霍 鹿传霖 土司 霍尔 
贵州纳雍县财政局乐治镇财政分局:水西大地上闪耀的明珠
《中国财政》2025年第4期86-87,共2页何俊 
卧这(彝语“好大的坝子”,汉译“乐治”)为世人知晓,可追溯到公元965年。当时,彝族首领则额普贵封贵州刺史,他的次弟则额卧这人主汤望州,“卧这”因而得名。至清康熙三十七年即公元1698年,水西第八十五代君长安胜祖“改土归流”,封号六更。
关键词:彝语 改土归流 贵州纳雍 乐治 汉译 
清朝改土归流与土司地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演进
《青海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1-5,共5页马亚辉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土司制度通史(多卷本)”(批准号:18ZDA173)阶段性成果。
土司地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形成发展史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铸史是紧密相关的,但是西南地区由于“流土”壁垒的存在,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发展相对缓慢。清朝通过改土归流,将流官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治理模式推行于原土司地...
关键词:清朝 改土归流 土司地区 互嵌式社会结构 
成本与成效:清代西南增设中下级土司考——以贵州旧田氏领地为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46-153,共8页杨曾辉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初以来贵州田氏宣慰司领地土流并治研究”(22FZSB035);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契约文书所见明至民国南岭北麓的社会经济史研究”(21B0157)。
永乐十一年(1413)明廷革罢思州、思南两田氏宣慰司并就其领地分置八府,自此以后直到清朝灭亡,这片土地处于土流并治格局。在近五百年的岁月里,朝廷始终未打破两田氏旧属中下级土司格局,即使清雍正朝还推行了大规模改土归流,但朝廷依然...
关键词: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土流并治 保留与增设 成本与成效 
清代改土归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历史评论》2024年第6期95-96,共2页左岫仙 
从明朝开始,中央王朝陆续推行改土归流,清朝从雍正四年(1726年)开始,主动地、大规模地开展改土归流。朝廷废除“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大量移民不仅将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引入改流区,也引入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社会风俗等。由此,...
关键词:民族文化交流 改土归流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中央王朝 道德伦理 社会风俗 文化认同 思想观念 
雍正朝东川、乌蒙、镇雄改流及辖权归属考述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4年第4期87-99,219,共14页段金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末新政在云贵的实践与近代边疆治理转型研究”(20AZS010)的阶段性成果。
雍正四年至五年,鄂尔泰、岳钟琪出于不同的治理思路、政治利益,在乌蒙、镇雄改流的步骤、方式等方面产生分歧,围绕改流后的辖权归属亦采取了不同的对策。鄂尔泰能取得雍正皇帝的全力支持,既是君臣二人彼此高度信任的结果,也是清朝统治...
关键词:鄂尔泰 岳钟琪 改土归流 辖权 
论雍乾时期对普洱地区的治理——以普洱“烟瘴缺”的设置为中心
《红河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79-83,共5页蔡飘 由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西南边疆宗教教化与国家认同研究(19CZJ02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清代云南瘴气与边疆治理:以“烟瘴缺”制度为中心(2023Y1012)。
滇西南地区历来烟瘴盛行,族类复杂,再加上远离王朝统治中心,长期成为国家权力的真空地带,土酋扰乱、资源争夺、族群冲突等事相继发生。雍正年间,朝廷通过武力镇压滇西南地区的一系列动乱,并在澜沧江中下游以东地区设普洱府,实现改土归...
关键词:瘴气 改土归流 烟瘴缺 地方治理 
清代永北土司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炎黄地理》2024年第12期34-36,共3页九金菊 
在清代,永北地区经历了北胜州、直隶州、永北府、永北直隶厅等一系列行政区划变革,最终形成了“以流官为主导,土司为辅助”的管理体系。在此行政管理体系框架内,土司在地区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土司制度,由...
关键词:直隶州 行政管理体系 改土归流 北直隶 文化交流 土司制度 行政区划 永北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