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是我们的战场”:左翼诗歌中的感官经验与都市空间斗争  

“The Streets Are Our Battleground”:Sensorial Experiences and the Struggle over Urban Spaces in Leftist Poetry

作  者:康凌[1] Kang Li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5年第1期54-68,共15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文艺实践中的听觉经验研究”(批准号:21CZW050)成果。

摘  要: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上海的左翼文艺运动中一度出现了大量激进的斗争方式,左翼作家放下纸笔,走出书斋,以游行示威、飞行集会、散发传单等形式,切身参与到直接的街头抗争中。这些经验成为这一时期左翼诗歌的核心主题。首先,借由对感官经验的描摹与形构,左翼诗人捕捉并揭示了都市的消费主义改造对城市无产者的空间权利的剥夺;其次,围绕“革命的声响”的建构与书写,左翼诗人重构都市空间的地景与声景,创造出一种稍纵即逝却又充满对抗性的斗争空间;最后,左翼诗歌对工人形象与工厂意象的描绘,包含了一种以“生产”为中心的左翼都市诗学,将劳动者和生产空间重新带回对上海都市空间的感知和想象中去。对这些诗歌作品的考察,阐明了一种“上海摩登”之外的、左翼的都市感知模式,为我们思考现代中国的都市空间与感官政治提供了新的可能。

关 键 词:左翼文艺运动 飞行集会 左翼诗歌 左翼作家 诗歌作品 工人形象 感官经验 都市空间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